三伏天!一年中最热的40天来啦,快做好准备吧!
7月11日起,正式进入三伏天啦!俗话说:“热在三伏”。一旦进入三伏天
2023-07-117月11日起,
(资料图)
正式进入三伏天啦!
俗话说:“热在三伏”。
一旦进入三伏天,
高温潮湿的天气
会达到顶峰。
今年的三伏天,
又是超长待机的40天。
高温升级,
你做好准备了吗?
01 三伏天是什么?
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,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,大约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。三伏有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之分。
“伏”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,亦有天气太热,宜伏不宜动之意。“入伏”后,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。
今年的三伏依旧是40天,这也是2015年以来,连续第九年三伏长达40天。
初伏:7月11日—7月20日(10天)
中伏:7月21日—8月9日(20天)
末伏:8月10日—8月19日(10天)
入伏后,地表湿度变大,每天吸收的热量多,散发的热量少。接收到的热量超过了散失的热量,温度就越来越高。而夏季雨水多,空气湿度大,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,这便导致了天气的闷热。三伏天也就成了最为潮湿、闷热的时候。
02 三伏天的特点
气候特点
气温高 气压低
湿度大 风速小
三伏天,雨水多,空气湿度大。造成三伏天空气湿度高的原因是,三伏天吹东南风,而东南方是海洋,空气潮湿,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。
而根据地区的地理位置差异,三伏天表现出来的气候特点也有所区别。
北方地区:高温、干燥,进入“炙烤”模式
高温天气往往持续5~7天,
可能会出现超过40℃的极端高温天气。
气温高,湿度小,酷暑指数低。
南方地区:高温、高湿,进入“桑拿”模式
高温天气往往持续20天以上,
甚至会持续35天,
极端高温天气比北方少。
空气湿度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相同的温度下,南方的湿热天气比北方的高热天气更容易中暑,所以在上海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啦,一定记得做好防护!
03 三伏天的“忌”
三伏天,一定要防寒!
有人会说,三伏天这么热,为什么还要防寒呢?
三伏天,阳气很旺盛,毛孔张开,心火正盛,虽然天气很炎热,但暑湿很重,容易侵犯身体。且伏天户外活动大量减少,大家每天都待在家里,天天吹空调、穿短袖、喝冷饮,体内容易有大量的寒湿淤积。
到了秋冬季节,这些寒湿就会使我们的五脏六腑受寒、生病,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说要“冬病夏调”。
那么,三伏天有哪些“忌”是不能犯的呢?
“
不开窗通风
三伏天很热,很多人都关闭门窗吹空调。潮湿闷热、通风不良的室内更容易引发中暑,也会因为空气质量差引发呼吸系统疾病。
小贴士: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,每次15分钟~30分钟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干燥清爽。
“
对着空调冷风直吹
夏季空调吹冷风,对着冷风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,造成后背酸痛和颈椎问题。
小贴士: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℃,肩背部不直接对着空调,吹空调时最好可以搭一个披肩。
“
冷饮不离手
冷饮、冰淇淋等适当食用可以解暑,但过度吃喝会导致胃黏膜下血管收缩,引发胃病,损害身体健康。
小贴士:适当食用冷饮,尽量少吃或者不吃,多喝温水,定时喝水,不能等到口渴才喝;如果一定要吃,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。
“
直接冲冷水澡
三伏天气温很高,正是酷暑时节,但切忌用冷水洗澡。冷水刺激皮肤会导致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、肌肉收缩、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,对心脏、血压产生不利影响。
小贴士:运动完后不要立即洗澡,最好先休息30分钟,待身上热量散发后再洗澡。水温以36℃~39℃为宜。
“
情绪剧烈波动
高温天气,尤其是闷热天易使人心情浮躁。情绪不稳定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甚至会有生命危险。
小贴士:高温天气减少出行;确保足够的睡眠,尽量保证每天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,每晚入睡前可用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;注意饮食,避免食用过多油腻的食物和饮料。
04 三伏天吃什么?
伏天有民谚: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。”三伏天温度高,出汗多,会损失不少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,暑伏时节是健脾、养脾、治脾的关键时期,科学饮食、补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。
多吃解暑祛湿食物
西瓜、苦瓜、冬瓜、薏米、绿豆、赤小豆、黑豆等宜多吃,排除体内湿气,清热解暑、降火。
肉类奶类不可少
鸡肉、羊肉、牛肉、鸡蛋、牛奶等同样不能少,补充蛋白质,补虚祛寒、温补气血、开胃健身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三花三叶泡起来
金银花、菊花、百合花,荷叶、淡竹叶、薄荷叶,冲泡成茶,或可入汤,当为消暑佳品。
酷热三伏
潮湿闷热不可避
吃好喝好常养生
防暑祛湿也要牢记!
编辑:吴晶晶、于蕊(实习)
图片:图虫创意
综合自中国气象局、生命时报、央视新闻官方微信号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
上观号作者:上海静安